每次講到這個主題,
我都邑想到在前店主教書時的一個回憶翻譯
Q:じゃ、林さんは?
在上課的時候我還會加上手勢,
讓學生可以或許更直覺地了解
「名詞+は」與「名詞+も」所帶有的概念。
最簡單助詞比較:「一樣」與「紛歧樣」
(第二小我以後)
いいえ、私は会社員じゃありません。学生です。
只有放下中文,僅憑感受去學日文,
我們才對照能把握助詞。
可是她不會講「昨日はいつもより一時間遅く起きました」
怎麼辦呢?
我們可使用「紛歧樣」的概念!
昨日は 9時に起きました。
---------
助詞沒法直接對翻成中文
A2:はい、私は持っています。
或是「我和第一位同窗紛歧樣」。
(黃老師,不是『今天稀奇時興』,而是『今天也很時興』)
前陣子,有學生上課時想說「我昨天比平居晚起一個小時」
助詞無法直接對翻成中文
A:はい、会社員です翻譯
但當我拿不異的問題來問第二位同窗時,
他的回答會依據「與第一名同窗的答案溝通或分歧」,
而有不一樣的說法翻譯
(這邊先假定第一位同窗沒帶衛生紙。)
----------
那天,補習班的先輩(女性)穿得很大度進來,
我很自然而然地說:
「XXさん、本日は綺麗ですね翻譯」
(當時心中的原意是「
透過那次事宜,我學會了一個事理,
我們講「本日」的時辰,
其實不是必然要加は的。
(良多人講「今天」,城市講「本日は」
其實這是紛歧定的,意思就猶如上面所說的)
當我們講到「ティッシュを持っていますか」的時候,
(不消思疑,這真的是我們第一堂課在教的東西。)
いつもは 8時に起きますが、
日文的助詞,沒有相對應的中文翻譯,
想要透過「中文直接翻日文」體例說日語的人,
凡是會講欠好,乃至就直接漏掉助詞,
因為
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
一向以台灣人或是中國人的角度來看日文,
(換言之,就是一向想要翻譯,
又或搏命查單字的進修法)
會讓學習者錯失學習日文助詞的機遇,
因為「助詞」是中文裡沒有的概念翻譯
Q:会社員ですか。
同樣是在「五十音低級班」第一堂課上到的工具翻譯
A1:いいえ、私も持っていません。
A2:いいえ、持っていません。
在各人日本語的第一課,
好像也有提到如許的概念。
(第一小我回覆)
很主要,所以打三次翻譯
助詞沒法直接對翻成中文
-------
Q:ティッシュを持っていますか。
但我卻被先輩糾正:
「黄師長教師、『本日は』じゃなくて、『今日も』ですよ」
A1:はい、持っています。
為什麼第二小我要使用「私は」或「私も」?
因為我們要默示「我和第一位同窗是統一國的」
利用「昨日は」,暗示昨天出格紛歧樣。
はい、私も会社員です翻譯
日文的助詞是一種感受,是一種fu,
有fu的時刻就利用,沒fu的時辰就不消。
換言之,助詞的進修,
是進修日本人看工作的角度。
它可以有兩種回答,以下:
來自: http://blog.roodo.com/masaki70/archives/56300435.html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華碩翻譯公司02-23690932
留言列表